首页

女王调奴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23 12:39:57 作者:破解结构性矛盾 多地架起技能促就业“高速路” 浏览量:22633

  中新网泉州4月19日电(吴冠标)“家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炎黄子孙本支百世、源远流长的历史,更联结着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的情谊。”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顾问王绿宝19日如是说。

  当天,福建石狮万祥图书馆举办台湾族谱捐赠活动暨万祥图书馆荣誉馆长、顾问聘任仪式。王绿宝向万祥图书馆捐赠了100余部与台湾相关的原版、复制品族谱图书,以及2000种福建族谱、10700种台湾族谱的电子版材料。

19日,台胞王绿宝(右)向福建石狮万祥图书馆捐赠族谱资料。 吴冠标 摄

  自2008年创立以来,万祥图书馆便明确定位以收集、收藏闽南文化、闽台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为主,并持续开展对闽台文化的研究。近年来,该图书馆又设立闽台方志馆,举办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闽台文化深入交流。

  在致辞中,王绿宝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的捐赠活动,进一步深化闽台民间族谱学术交流,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的两岸同胞特别是年轻一代慎终追远、寻根修谱,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共识,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社会融合发展,携手共创繁荣的未来。

  仪式上,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平还捐赠了台湾史学家连横的《台湾通史》译注本。万祥图书馆聘任陈秋平、王绿宝为荣誉馆长,台湾族谱学者陈美桂为顾问。陈美桂改现场作《台湾族谱收集概况》报告。

19日,福建石狮万祥图书馆举办台湾族谱捐赠活动暨万祥图书馆荣誉馆长、顾问聘任仪式。 吴冠标 摄

  此次台胞捐赠的族谱图书和电子版材料经过了长期的收集整理,在陈美桂协助下,现已正式入藏万祥图书馆。该馆负责人表示,这极大充实了万祥图书馆闽台方志馆的馆藏,将对今后两岸同胞、专家学者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深入探寻闽台历史文化渊源,解析两岸同胞血脉精神的深度关联具有重要作用。

  据介绍,接下来,万祥图书馆还将进一步增强与台湾文化学术界的交流交往,不断拓展在地方志、族谱家谱和人物研究等闽台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和加深两岸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学习、认同和热爱。(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中国军队严阵以待、坚决反制南海侵权挑衅行径

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谊、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早在1956年,中国与原捷克斯洛伐克在沧州共同建设中捷友谊农场。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

航拍荆州古城:触摸千年墙砖 延绵荆楚文脉

杭州10月5日电 (记者 张一辰)中国选手杨柳(蓝角)在5日进行的杭州亚运会拳击项目女子66公斤级金牌争夺中以5比0击败泰国选手素万那彭(红角),为中国队摘得金牌。(完)

香港各高校举行升旗仪式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据介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于1915年建校,如今正以“时代为志、育人为本、行动为要”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国的示范样板校。(完)

武磊两射一传费南多破门,国足4比1击败新加坡

据悉,心田村的心田宫是台湾台中市元保宫的母宫,两地均供奉保生大帝。心田宫隔壁的赖氏家庙,则是闽台两地十万多“心田赖氏”裔孙的共同祖祠。

神奇之旅

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做好汛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近年来,水利部重点聚焦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干涸问题,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2023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对乌梁素海、塔里木河、居延海、永定河等生态脆弱河湖复苏后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情况进行了重点监测。结果显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湖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与生态补水前(2004年)相比,2023年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55km2范围内,水域面积从308.94km2增加到337.18km2,增加了28.24km2,增幅9.14%。湖周水土流失面积由28.72km2减少到4.02km2,减少24.70km2。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评价区生态逐步向好,生态输水效益显现。与生态输水前(1998年)相比,2023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3.02万km2范围内,水域面积增加431.73km2,增幅29.46%;植被面积增加0.47万km2,增幅38.10%;沙地面积减少0.52万km2,减幅43.22%。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62万km2,减幅38.81%。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稳步好转,干涸湖泊重现生机。与生态调水前(1999年)相比,2023年居延海生态调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47万km2范围内,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增加了约2.5倍;中覆盖度及以上林草地面积增加312.26km2,植被恢复成效明显。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54.54km2,减幅10.80%,高强度侵蚀面积减幅明显,其中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减幅达92.04%、99.68%。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评价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保持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2023年3—6月汛前影像与2018年生态补水前影像对比分析,永定河生态补水影响监测评价区域约0.17万km2,增幅7.97%;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4.35km2,减幅达51.89%。

热门资讯